北京石景山区天泰山的慈善寺内,满园春色,清香怡人。院落里400余年树龄的楸树,一朵朵粉红色的花朵竞相绽放。按当地的民俗,楸树又称“消息树”、“平安树”、“带福还家树”。
4月28日上午,以“楸树开花·带福还家”为主题的首届慈善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活动拉开序幕。该活动旨在依托天泰山古香道地域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打造和培育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古香道特色文化品牌。
媒体报道
活动一: “古道凝香”发布仪式
“古道”寓意北京永定古河道、京西古香道和古商道,是京城人文、自然与历史的集萃之所在。石景山地处京西,山地林业资源丰富,本土香料种类多样。中国民俗学会中国香文化研究中心采用古香方以石景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香制作技艺”研制“古道凝香”系列产品:福临、冬梦和天泰。
中国民俗学会中国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亮向慈善寺文保所和石景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赠送“古道凝香”系列产品
活动二:石景山区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成果展
石景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慈善寺文保所通力合作,展览展示古碑拓片与非遗项目的相辅相成,增进群众对石景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了解。通过集中展示石景山非遗项目产品实物、民间文学、2022年冬奥会等相关内容,对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进行解读,引导公众深化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认识。
慈善寺文保所向石景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赠送鱼拓片
慈善寺文保所向中国香文化研究中心赠送慈善寺摩崖石刻谦卦拓片
活动三:品鉴四雅集--香、茶、花、琴
本次四道雅集还原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中的香文化、茶文化、插花、古琴“四道雅集”场景。
【香道】
中国香文化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以芬芳嗅觉为核心的文化实践与意识形态。本次选用的是以唐代宫廷秘方调制的香丸和海南野生沉香。焚香所用器具复原了唐代宫廷器物。
孙亮展示香道
【茶道】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距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将备茶、沏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即是茶道。本次展示的是中国唐代煮茶法,所用器具复原了唐代宫廷茶具。
荆淑坤展示茶道
【花道】
中国插花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以花传情,借花抒怀明志,以花悟道,利用花草来对自然歌颂。本次花道花材选取了天台山慈善寺楸树花和时令花材。
郑青展示花道
【古琴】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弹拨乐器,有着三千多年悠久历史,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本次选曲的是唐代古琴名曲。
任景利演奏古琴
近年来,石景山区不断深入挖掘本地区历史文化内涵,大力推进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制定出台《石景山区非遗保护资金管理办法》,每年投入近3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鼓励全社会开展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石景山区非遗中心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将非遗保护弘扬传承融入两个示范区创建,以冬奥为契机,蓬勃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部队活动。全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正在健康、有序地开展,并得到全市群众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中国民俗学会中国香文化研究中心本次活动将持续到5月5日,相信通过一周的集中宣传展示,能让您切身品味到香文化之魅力,领略到非遗之美。